网站地图联系我们English中国科学院
 
  新闻动态
公告通知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关于招募专利代理机构的公告[08.17]
·助力企业平稳复工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测试分析平台面向省内企业提供优惠测试分析服务[02.21]
·中科院2019年第4季度两类亮点工作筛选启动,欢迎参与有奖投票![12.25]
·关于2020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12.03]
·关于2019年国庆节放假安排的通知[09.02]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苏州日报】为创新撑起知识产权“远航风帆”
2020-05-27| 文章来源:苏州日报 董捷| 【

  创新崛起、产业升级,离不开知识产权撑起的发展速度。在苏州工业园区的创新主战场——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创新企业、产业载体、科研院所三股创新力量,正按照各自的轨道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等环节,锤炼硬核实力。

  探索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成果、提升产业能级的新路径,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企业: 

  行业知识产权现状精准“导航”研发 

  900项专利助力思必驰站稳“第一方阵” 

  “天猫精灵,请打开窗帘,再打开所有的灯。”随着一声指令,原本稍显幽暗的房间一下明亮起来。在位于独墅湖科创区的苏州思必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展厅内,每当有客人来参观,搭载了思必驰语音交互技术的天猫精灵总是忙不迭地展示“十八般武艺”。“我们是纯粹的人工智能技术公司,很多产品嵌入了具体应用场景。就像这款天猫精灵,核心的人机交互技术就来自我们公司。”思必驰副总裁李春梅说。

  拥有超1200项知识产权,其中专利达900多项……作为国内领先的对话式人工智能平台公司,思必驰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在物联网浪潮下,思必驰基于自主研发的全链路智能语音交互关键技术,在智能家居、车联网、电子穿戴、企业信息服务等领域“遍地开花”。其中的秘诀,就在于企业依靠分析行业知识产权的状况精准“导航”研发方向。

  “人工智能研究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我们从这几个维度入手,把国内外语音识别领域的知识产权状况进行梳理,做到知己知彼。”李春梅说,这相当于企业做了一个行业知识产权图谱。透过图谱,行业的热点、空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专利申请趋势等信息一目了然。思必驰不仅能看到自己和竞争对象在三个层级的布局,还可以寻找到潜在的合作对象,有针对性地去进行研发,形成独特优势。“比如,我们分析发现一些传统家电行业这几年快速向智能家居方向转型。这些企业就可能成为我们未来的合作对象,让我们的技术赋能他们的产品。”李春梅说。

  精确的“导航”,精准解决了一个个行业痛点。新冠疫情肆虐期间,思必驰耗时36个小时紧急开发出了疫情防控机器人,代替了社区疫情排查和信息通知的人工劳动。产品上线40天后,全国121个城市的600多万人接到了思必驰的AI电话。平均每233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曾在疫情期间与思必驰的疫情防控机器人有过对话。

  载体: 

  围绕产业链部署服务链 

  一个产业园一年拿下650件发明专利 

  当前,苏州举全市之力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地标。对这个“一号产业”而言,知识产权无疑是核心竞争力。在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一个集培训、资源对接、跟踪服务等于一体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为众多处在创业早中期的企业提供了贴身服务。

  成立于2015年的苏州科睿思制药有限公司,专注于以创新晶型和高难度制剂技术切入国际和国内高端首仿药开发。成立只有短短5年,但科睿思却十分关注知识产权。众所周知,PCT专利申请流程复杂,常常需要寻找专业代理机构协助申请,且费用不菲。而经过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一轮轮培训后,科睿思的相关负责人在PCT 专利申请方面俨然成了半个专家。“产业园会针对专利申请开展各种培训,指导我们把这方面的知识学起来。未来申请专利也可以做到心中有数,节省时间。”该负责人说。

  “初创团队大部分精力放在科研上,我们会提前帮他们想到知识产权方方面面的问题。”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总裁助理李咏梅说。每年,产业园都开展不少于30场知识产权相关培训,定向邀请企业代表参加。平时的走访,产业园的工作人员也注意排摸企业专利申报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同时,还特意引进专业力量——知识产权代理机构。“除了建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库,还协调、帮助精金石、集佳、林达刘等知名知识产权代理机构落户在产业园区,最大限度地缩短服务时间,及时让企业与机构对接,使得专业的服务触手可及。”李咏梅说。

  这两年,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成了园区生物医药类专利申请的“高地”。2018年以来,累计PCT申请数量占到园区总指标量的三分之一。去年,该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650件、授权接近200件,PCT专利申请达170件。

  院所: 

  加速科技“盆景” 

  转化109件专利交易 合同金额超1.6亿元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专利的“富矿”。让这些养在实验室里的技术“盆景”走出“深闺”转化成产业“风景”,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走出了一条非同寻常的转化之路。

  去年9月,一个包含3件专利的“半导体光电子集成器件”专利包在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这次转让一改以往资产评估、备案、签订合同、公示等环节需要耗时近一年的繁琐,仅由科技成果完成人填写、提交备案表,得到出让方苏州纳米所批准后,直接就能交易。5个工作日后,交易完成,某科技公司与苏州纳米所签订了转让合同;又过了11个工作日,公示完成。至此,这笔转让费达200万元的专利包正式完成转让。

  这种流程简化、周期缩短、交易方式公开透明的转让,只是苏州纳米所知识产权管理、转化全生命周期系统中的一环。目前,纳米所共计申请专利2191件;截至去年底,交易专利109件,以专利转让、专利许可和专利作价入股为主,交易合同金额超1.6亿元。

  数字的背后,一方面是在于苏州纳米所坚持从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着手,通过专利检索、分析等方式,以产业为导向开展专利研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该所积极尝试股权加现金成果转移转化新模式,实现无形资产股权投资转化为货币收益。“更重要的是,我们重新修订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和奖励办法,把对成果完成人和做出贡献人员的奖励比例由原来净收益的50%提高至75%。”苏州纳米所技术转移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知识产权管理形成了生态,拥有的公共技术平台可以链接全行业,再加上相关的政策扶持和利于转化的规章制度,苏州纳米所初步形成了一个产业链闭环。而在成果转化的道路上,苏州纳米所把科研人员“扶上马”,还会“送一程”。凭借公共服务平台、苏州育成中心和STS苏州中心三大平台,不管是产业链的上下游,还是政府和相关行业资源,企业都可以在纳米所的牵线搭桥下获取。“未来,我们还打算学习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的联合创新模式,即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代表性企业以‘众筹’的方式开展技术攻关,共同获取知识产权。每家参与企业都可以按照各自的付出从中获益。”该负责人说。

  《苏州日报》(2020年5月27日A01版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备案序号:苏ICP备10220403号-2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若水路398号 邮编:215123 Email: administrator@sinano.ac.cn